高老师 13933007414
从韶山精神看新时代党性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5-06-30一、历史坐标中的组织路线启示
在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古田会议决议》95周年之际,韶山干部学院最新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参训党员干部同比增长23%,其中"韶山党性教育"专题课程完课率达98.7%。这一现象印证了,从井冈山斗争时期"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原则,到新时代"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组织建设作为生命工程。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陈列的1925年韶山党支部创建史料,正是我党早期组织建设的生动范本。
二、韶山模式的当代教育价值
韶山干部学院创新推出的"五个一"教学体系(一场专题教学、一次现场体验、一段红色故事、一堂互动研讨、一份思想汇报),使党性教育实现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建构"的转变。数据显示,采用沉浸式教学后,学员对"两个维护"的理论认同度提升41%。特别在毛泽东铜像广场举行的"六个对照"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对照入党誓词、对照先烈事迹等环节,让组织纪律教育具象化为可感知的精神坐标。
三、数字化时代的党建创新实践
依托韶山全国党性教育基地优势,当地开发"智慧党建云平台",将毛泽东同志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调研方法,转化为新时代"民情大数据分析"工作法。2024年韶山干部学院开展的"行走的党课",运用VR技术还原"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成立场景,使历史场景与现代技术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创新模式使参训学员的"四个意识"测评优秀率同比提升35%。
四、夯实根基的实践路径
要持续放大韶山党性教育效应,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将组织路线教育纳入各级党校必修课,借鉴韶山"三同"教学法(同吃同住同劳动);二是建立"学思践悟"闭环机制,把韶山精神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三是构建动态评估体系,参照韶山干部学院的"五维考核"标准(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作风表现、群众评价),确保学习教育成效可量化、可追踪。
韶山干部学院 陈老师
上一篇: 韶山红色教育中的现代启示:点燃信仰火种,照亮时代征程
下一篇: 韶山精神启示录:筑牢党群血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