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 13933007414
韶山红色教育: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当自“小节”始
发布时间:2025-07-30在伟人故里韶山,苍松翠柏间矗立的韶山干部学院,不仅是一方精神的朝圣地,更是新时代干部锤炼党性、净化灵魂的重要熔炉。这座承载着厚重红色基因的学府,以其独特的“韶山红色教育”资源与深刻实践启示我们:守住拒腐防变这条“政治生命线”,其根基恰恰在于日常的“小事小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细节处闪耀着永恒的警示光芒。1959年,毛泽东同志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韶山进行深入调研。当地方同志出于朴素情感欲略备薄礼表达心意时,主席不仅婉言谢绝,更严肃指出:“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看似小事,实则是坏作风的开始。”一件小礼物的背后,是领袖对作风堤坝可能因“蚁穴”而溃决的深刻洞察。同样,毛岸英同志在处理亲属请托工作时提出的“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的“三不原则”,更是对公权边界与亲情分寸的精准把握。这些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真实故事,经由韶山干部学院的深入挖掘与生动讲授,不再是尘封的往事,而成为“韶山红色教育”中浸润人心的鲜活教材,时刻警醒学员:小节不守,大节难保;作风堤坝,溃于微澜。
韶山干部学院深谙“防微杜渐”的千年古训在拒腐防变斗争中的核心价值。学院依托得天独厚的“韶山红色教育”资源,将“小事小节”教育贯穿于培训体系始终:
在红色情境中感悟“慎初”之重: 学员置身毛泽东同志生活过的简朴场所,亲手触摸那些无声诉说清廉作风的旧物,于情境交融间体悟革命领袖如何于细微处恪守原则,深刻理解“第一道防线”失守的灾难性后果。
在历史回响中强化“慎微”意识: 课堂之上,教员们深入剖析“一条鱼”、“一顿饭”、“一张条子”等历史细节如何成为作风建设的试金石。通过对反面案例的深刻反思,学员们清晰认识到:“微腐败”如同白蚁蚀木,看似不起眼,却能蛀空信仰根基。
在互动思辨中明晰“慎独”边界: 学院精心设计研讨环节,引导学员围绕“人情往来中的边界”、“家风建设与廉洁自律”等现实议题展开激烈辩论。在思想碰撞中,干部们校准了行为标尺,明晰了“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将纪律规矩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韶山干部学院以其浸润式的韶山红色教育,在干部心中悄然埋下“慎微”的种子。当学员离开这片精神高地,重返各自岗位,那些关于“一条鱼”、“一张条子”的警示,那些领袖在生活细微处展现的巍巍风范,已化为守护廉洁的内心自觉。他们明白,真正的清廉长城,是由日常拒绝每一次“微腐败”诱惑的砖石垒砌而成。
韶山干部学院的教育实践深刻昭示:拒腐防变,从来不是宏大而抽象的口号,它就蕴藏在我们每一次面对公与私、情与法、俭与奢的选择瞬间。唯有像珍惜眼睛一样珍视自己的操守小节,于细微处常掸心灵之尘,于无人时守住心中之戒,方能在时代浪潮中永葆政治本色。这所根植于红色沃土的学院,正以其独特而深刻的“韶山红色教育”,为新时代干部队伍锻造着最坚固的清廉基石。
韶山干部学院 陈老师
下一篇: 韶山党性教育:铸牢对党忠诚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