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 13933007414

您好,欢迎进入伟人故里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

培训咨询

长江湘江红色培训基地

电话:

13933007414 高老师(微信同号)

QQ:84136144(王老师)

邮箱: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

走进湘江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介绍 >> 走进湘江

红色星城映初心,纪律清风润党性——长沙红色教育中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的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02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长沙这座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英雄之城,既是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摇篮,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纪律建设的实践沃土。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长沙湘江红色教育基地将长沙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与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有机融合,不仅创新了党性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更开创了纪律教育的新范式,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实践路径。

3.jpg

一、历史映照现实:红色长沙的纪律建设基因

1、清水塘畔的“廉洁密码”:制度建设的源头活水

走进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1923年由毛泽东同志主持制定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静静地诉说着党的纪律建设源头。这份珍贵文献中“每月公布收支”“三人联签报销”“严禁公款私用”等规定,与当代八项规定中“厉行勤俭节约”“规范公务接待”等要求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学员们通过“古今对照”的专题学习,深刻认识到:纪律严明始终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2、第一师范的"作风标杆":行为规范的历史镜鉴

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校园里,青年毛泽东倡导的“三不谈”纪律(不谈金钱、不谈琐事、不谈男女)至今仍散发着永恒的魅力。这种严于律己的作风要求,为当代党员干部落实八项规定中“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提供了生动范本。现场教学中,学员们重走“洗心问廉”游学路,在“三不谈”纪念碑前开展“新时代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大讨论,实现了历史传统与现实要求的有机衔接。

二、情境启迪思想:红色地标中的纪律课堂创新

1、杨开慧纪念馆的“家书党课”:公私界限的生动诠

“我绝不花组织一分钱”——杨开慧烈士家书中的这句朴素誓言,成为“公与私的界限”专题研讨的最佳教材。纪念馆通过场景还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克己奉公的崇高品格。学员们在此开展“对照先烈找差距”活动,结合八项规定中“严格公务支出管理”等要求,深入检视自身在公私关系处理上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思想上的深刻洗礼。

3、岳麓书院的“调研实践课”:实事求是的方法传承

在毛泽东当年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爱晚亭畔,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调查研究方法”情景教学正在展开。学员们通过重读经典、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深刻领会八项规定中“改进调查研究”要求的现实意义。这种将历史经验与现实要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传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又提升了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jpg

三、创新引领实践:纪律教育的"长沙模式"探索

1、"数字红馆"沉浸体验:科技赋能纪律教育

长沙红色教育基地创新运用VR/AR技术,精心打造“数字红馆”沉浸式教学平台。通过虚拟还原1927年湖南省委严肃处理贪污分子等历史场景,让学员“亲历”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时刻。同时,运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生动展示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直观对比,强化学员的制度自信和纪律自觉。

2、“红色剧本”互动教学:参与式学习新体验

《修业学校的账本》《清水塘的算盘》等根据长沙红色金融故事改编的情景剧,成为深受学员欢迎的教学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学员们亲身体验早期共产党人“一个铜板也要记账”的严谨作风。这种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八项规定中关于“三公”经费管理的要求变得更加具体可感,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

(结语)

在长沙这片浸透着革命精神的热土上,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因红色基因的滋养而更加生动深刻,红色教育因纪律元素的融入而更具时代价值。这种教育创新既让革命传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又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撑,彰显了历史智慧与现实需求的深刻对话。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红色教育与纪律建设的融合创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纪律之树常青常新,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不竭动力。(作者: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任老师)


附:韶山-长沙6日行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