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 13933007414
根植红色沃土,心系人民情怀——韶山干部学院淬炼年轻干部群众观
发布时间:2025-07-15韶山,这方孕育世纪伟人的热土,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回响,更以其独特的精神基因成为新时代干部教育的圣地。毛泽东同志少年足迹踏遍这里的山山水水,1925年更于此点燃农民运动星火——创办夜校、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智慧在此初具雏形,为韶山干部学院的红色血脉奠定了最深厚的根基。
然而时代变迁,“三门干部”(家门、校门、机关门)脱离泥土、不解民瘼的现实隐忧不容回避。年轻干部若只在高楼广厦间穿梭,在文山会海中辗转,则与群众间那道无形的“心墙”只会日益高筑。韶山干部学院深谙此理,将“心中常怀群众”视为韶山红色教育的灵魂所系,致力于通过历史叩问与现实淬炼,重塑年轻干部的赤子情怀。
学院依托韶山丰厚的红色资源,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直击心灵的课程:
沉浸式体悟: 在毛泽东故居、纪念馆中回溯伟人深入农家的足迹;于滴水洞前沉思其“为人民服务”的毕生信仰。历史场景的在场性教学,让“群众是真正英雄”的箴言不再抽象。
互动式启迪: 邀请红军后人讲述“半条被子”的鱼水深情,在“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故事里领悟同甘共苦的真谛。这些血脉记忆成为滋养群众观念的源头活水。
实践性锤炼: 组织学员带着问题走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在“为人民办实事”的调研实践中,把理论化为脚下沾泥的实干能力。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校准公仆坐标。
韶山干部学院的教育启示如黄钟大吕:群众路线从来不是历史陈列馆里的旧物,而是穿越时空的生命线。年轻干部唯有深植“心系群众”的信念之根,才能在新征程的疾风骤雨中岿然不动。当韶山的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俯身倾听便成为本能,为民担当方显赤诚本色。
在这片曾见证“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土地上,年轻干部的成长密码已然清晰:从韶山红色教育中汲取永不褪色的精神养分,让“以百姓心为心”的情怀成为砥砺前行的永恒灯塔——唯有如此,方能在新时代的考卷上,以初心作答,以实绩交卷。
韶山干部学院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