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 13933007414

您好,欢迎进入伟人故里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

红色故事

培训咨询

长江湘江红色培训基地

电话:

13933007414 高老师(微信同号)

QQ:84136144(王老师)

邮箱: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

红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故事 >> 红色故事

红色熔炉锻造监督利剑:韶山干部学院探索党组织日常监督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14

1748571630948318.jpg

  1925年,毛泽东在韶山组织农民运动,他不仅点燃了革命火种,更以严明纪律为革命队伍注入钢铁力量。在农会中,他亲自参与建立监督机制,要求农会干部必须廉洁公正,接受会员监督——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监督自觉,为日后革命队伍打下了坚实的政治根基。

  百年风雨如磐,红色血脉未变。作为承载这份政治基因的“精神殿堂”,韶山干部学院始终将提升党组织日常监督的穿透力与有效性视为重要使命。韶山党性教育,在此意义上不仅是对初心的回溯,更是对纪律的深刻淬炼与自我监督能力的锤炼。

  韶山党性教育:从历史深处汲取监督动能

  韶山干部学院深挖“韶山精神”富矿,将历史养分转化为现实监督动能。学院精心设计课程,让学员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等场所中沉浸式学习。一册册泛黄的农民运动报告,生动呈现了早期党组织如何通过群众监督纯洁队伍;一件件朴素的革命文物,无声讲述着革命先驱们严守纪律、克己奉公的崇高风范。历史不再是遥远回声,而成为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让学员深刻体悟:监督不是外力强加,而是事业内在要求,是组织健康发展的免疫系统。

  创新驱动:增强监督意识与能力

  韶山干部学院在党性教育模式上锐意创新,突破传统灌输方式,打造互动性、体验性强的监督教育体系:

  “红色剧本”演绎: 学员在历史情境模拟中扮演革命先辈,面对“人情干扰”、“利益诱惑”等抉择考验,在角色冲突中深化对监督原则的理解。

  “问题导向”深度研讨: 围绕“如何破解同级监督难”、“如何提升监督精准性”等现实命题展开交锋,学员在思想碰撞中探寻监督之道。

  “榜样+警示”双轨教学: 以韶山革命先烈的严于律己为标杆,同时剖析当代反面典型案例,形成强烈对比,在震撼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监督实践”模拟推演: 设计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场景模拟,学员在实操演练中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提升履行监督职责的实际能力。

  这些创新举措使韶山党性教育成为监督意识植入的熔炉,监督能力锤炼的练兵场。

  穿透落地:构建“五维一体”监督新格局

  韶山干部学院将教育成果精准转化为监督实效,构建起立体化日常监督体系:

  政治监督具体化: 将“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在干部培训、科研咨政、管理服务中嵌入政治标准,确保学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关键领域聚焦化: 紧盯经费使用、基建工程、招生录取等风险点,织密制度笼子,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日常监督网格化: 建立党支部纪检委员、部门廉政监督员、群众监督员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人人受监督、人人可监督”的网格格局。

  谈心谈话常态化: 各级负责人定期开展“政治体检式”谈心谈话,抓早抓小,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数字监督赋能化: 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学员评价、作风表现等信息,为精准监督提供有力支撑。

  韶山干部学院的探索深刻揭示:监督的穿透力与有效性,根植于灵魂深处的党性自觉,源于对初心的永恒守护。从革命年代农会的朴素监督,到今日学院“五维一体”的精密体系,贯穿其中的是一根红线: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赶考”路上,韶山干部学院这座红色熔炉,正以韶山党性教育为基,以创新机制为器,持续锻造监督利剑。它昭示:唯有让监督的触角延伸至每个神经末梢,让监督的效能体现在日常点滴,方能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永葆组织肌体健康,为强国伟业注入澎湃不竭的纪律伟力。

  韶山干部学院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