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 13933007414

您好,欢迎进入伟人故里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

红色故事

培训咨询

长江湘江红色培训基地

电话:

13933007414 高老师(微信同号)

QQ:84136144(王老师)

邮箱: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

红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故事 >> 红色故事

让党员教育培训“有料有味” 擦亮初心 赋能前行

发布时间:2025-09-29

韶山干部学院,韶山党性教育

  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的关键一环,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既要滋养每一位党员的思想沃土,淬炼党性修养,更要将其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在新时期,如何让这项“铸魂工程”摆脱刻板印象,变得“有料有味”、入脑入心,是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 夯实“有料”基础,让理论滋养直抵心扉

  “有料”,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根本。缺乏扎实的内容,形式再新颖也只是空中楼阁。这份“料”,核心在于深厚的理论底蕴与精准的实践指导。

  理论武装是“定盘星”。 要持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引导党员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将最新的理论成果、政策方针融入课程,确保党员干部思想上不掉队、行动上不偏向。

  历史启迪是“清醒剂”。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生动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深刻阐释历史经验与教训,能让党员从党的辉煌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

  政策解读是“导航仪”。 教育培训要紧密结合当前中心工作和党员岗位职责,精准解读国家大政方针、地方发展战略,帮助党员明确方向、把握重点,提升履职能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

  二、 提升“有味”体验,让党性锤炼触及灵魂

  “有味”,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活力所在。它要求教育培训在方式方法上求新求变,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创新教学模式,变“灌输”为“互动”。 摒弃“填鸭式”教学,大力推广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组织专题辩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会,让党员在思维碰撞中深化认识,在角色体验中提升能力。

  用活红色资源,变“参观”为“浸润”。 充分发挥各类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特别是注重利用好韶山干部学院资源优势。韶山党性教育以其独特的历史厚重感和精神感召力,通过现场教学、实践体验、情感熏陶,让党员在革命圣地追溯初心、净化心灵,实现党性修养的深层升华。走进这些红色地标,不仅仅是参观,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淬火。

  拓展线上阵地,变“限时”为“随时”。 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党员教育线上平台,开发优质网络课程,利用微党课、直播教学、线上论坛等形式,打破时空限制,满足党员个性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使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三、 聚焦“惠民”落脚,让培训成果普惠于民

  党员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本身,而在于“用”的效果。检验培训成效的关键标尺,是看是否推动了事业发展,是否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强化宗旨意识,践行“为民”初心。 教育培训要始终贯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学习成果内化为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行动。

  提升服务本领,打通“最后一公里”。 通过培训,着力提升党员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带领致富的能力。鼓励党员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情民意,将党的政策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把学习成效体现在办实事、解难题、促和谐的具体工作中。

  推动学用转化,实现“知行合一”。 建立学习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党员将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勇于担当作为,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中当先锋、作表率,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检验教育培训效果,真正实现“滋润党员,惠及群众”的良性循环。

  总之,让党员教育培训“有料有味”,是一项需要持续探索、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与服务联动,不断激发党员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升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锻造出更加坚强有力的党员队伍,为推进伟大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作者:陈老师)